2014年5月12日 星期一

The Prestige - 頂尖對決 (2006)

今天我想要與各位分享的電影
同樣是 Christopher Nolan (克里斯多夫諾蘭) 的作品
「The Prestige (頂尖對決)」
這部電影有著非常驚人的結尾
若是還沒有看過
強烈建議先看完本片再閱讀此篇文章喔!



----------------正文開始----------------



「Are you watching closely?」
(你有在仔細看嗎?)
這句話用來描述這部電影
實在是再適合不過了



片中的主角有兩位




















Robert Angier (安傑,圖左) 以及 Alfred Borden (波登,圖右)
分別由 Hugh Jackman (休傑克曼) 和 Christian Bale (克利斯汀貝爾) 所飾
光是看到這個卡司就已經很值得看了
更別提其中的配角們其實也都是很有份量的演員

兩位主角在片頭其實都只是魔術師身旁的小學徒
但卻因為一些私人恩怨而反目成仇
導致最後互不相讓
不得不爭個你死我活

開頭就直接來個下馬威












馬上就先把 Angier 給賜死
然後 Borden 也因為「謀殺」Angier 而等著被判死刑

而相信各位如果看過電影的話
應該都對於本片內容記憶猶新
但今天我比較想要與各位討論的是
「你比較認同 Angier 還是 Borden?」
希望各位可以先花一點時間回想一下劇情
找出心中的答案之後再繼續閱讀



想好了嗎?
我個人心中的答案是「Borden」
為什麼呢?
請聽我娓娓道來
因為他很單純地就是一個魔術人
知道結局的各位會很好奇為何我是用「他」來描述此人
難道不知道 Borden 其實是雙胞胎嗎?
關於這點
我個人的觀點就是最後 Borden 自己解釋的
「我們都是 Borden,也都是 Fallon (法隆,Borden 的機關師)」
我們其實無從得知究竟兄弟中到底哪一位才是真正的 Borden
或許兩位其實都不是吧
但不可否認的是
雖然兄弟情緒反應與個性,甚至是所愛之人都有所不同
但當他們扮演著自己當時的角色時
他們是完完全全奉獻進去的
而也如 Borden 自己一開始所說的
「魔術就是完全的要犧牲奉獻」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說他只是一個魔術人而已














而在知道結局之後
若是仔細回想
其實我們可以很清楚地分辨出 Borden 是由兩個人所扮演的
我們姑且就先把個性沉穩的 Borden 稱做「哥哥」
而比較火爆易怒的 Borden 稱做「弟弟」
最一開始會導致 Borden 和 Angier 兩人決裂的其實是弟弟
因為他總認為 Cutter (卡特,也就是 Angier 後來的機關師,Michael Caine 米高肯恩所飾) 教他的繩結不夠穩固




















硬是用了另外一種較為危險的繩結而導致 Angier 的老婆 Julia (茱麗葉) 在水中逃脫術的過程中喪命












而最令 Angier 在意、無法諒解的點在於 Borden 甚至不知道自己當初打的是什麼結
「他怎麼可能不知道?」
但此時我們可以發現
早在這時 Borden 兄弟就已經在互換身分
替自己「將在歷史上留名的偉大魔術」做準備
而到 Julia 葬禮上說不知道自己打的是什麼結的正是哥哥
他理所當然不知道當初打的是什麼結
因為根本不是他打的
當他被問到自己打的是什麼結的時候
他說了一句很有趣的話
「I keep asking myself that. And... I'm sorry. I don't know」
(我不斷地問自己這個問題,但很抱歉,我不知道)
我們可以注意到他用「myself (我自己)」來形容另外一位兄弟
他大可說出事實的真相
然而他卻沒這麼做
這時我們就可以注意到他們這對兄弟對於「Borden」這個角色的認同感有多大
現在我是 Borden,我就是 Borden
前一刻若你是 Borden,那你就是 Borden
完完全全的自我犧牲
但這樣的回答讓 Angier 對於 Borden 的恨自此無法收回











同樣在葬禮上
Cutter 有說「有一位水手告訴我溺死的感覺就像是回到家一樣」
他想要藉此來讓 Angier 好過一點
可是 Angier 自己其實有把頭塞進水裡
想要體會當初 Julia 的痛楚
那是多麼、多麼地難受
可是他還是選擇接受了 Cutter 的說法
Julia 只是回家了
可是他仍然無法原諒 Borden
一連串的復仇就此展開











先是 Angier 到 Borden 的魔術表演中把他的手指射斷











再來反過來是 Borden 到 Angier 的魔術表演中把觀眾的手指弄斷











接著是 Angier 把 Borden 的魔術偷走













馬上 Borden 又找到 Angier 的分身,並破壞他的詭計,還害他摔斷腿

一連串的鬥爭
不只是想要害對方
還想要從中證明自己「比較高竿」
然而後來 Angier 透過 Borden 當初無心給的提示之下找到了 Tesla (泰斯拉)
也進而發明出了最後的複製機器
讓整段故事的結尾慢慢成形













這邊先特別提一下 Tesla 這位人物
他其實是真有其人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0%BC%E5%8F%A4%E6%8B%89%C2%B7%E7%89%B9%E6%96%AF%E6%8B%89
各位可以參考一下維基百科來認識他

Angier 透過這台機器來陷害 Borden
特意安排最後這一百場限定的演出
還雇用了瞎眼的工作人員
就是因為不希望他的詭計被人「看見」
他知道這樣的噱頭一定可以吸引到 Borden 來看
利用了這一點來達成他的詭計
而在此時我們可以發現
Borden(弟弟) 第一次去看表演回來後
非常生氣地對 Fallon(哥哥) 大吼大叫
問他為何想不出 Angier 怎麼變的
而下一幕兄弟便互換身分了
這次是 Fallon(弟弟) 去看 Angier 變完魔術後的後台作業
此時 Borden(哥哥) 很冷靜地聽完之後
便對 Fallon(弟弟) 說「我們輸了,不要再去找他」
這時我們就可以發現情緒上的反差
可以輕易看出兄弟倆互換身分的證據

然而 Borden(弟弟) 卻還是又去看了一次
這次他忍不住想去台下看看究竟在搞什麼鬼
而 Angier 其實也早就發現 Borden 往下走
於是這次
被複製出來的 Angier 繼承了本尊的意志與記憶
便故意不出現
因為淹死的 Angier 這次終於有人「看見」了
而看見的人也就是他所希望的 Borden
Borden 也理所當然地被認為是殺人兇手
看起來一切都非常非常完美
然而事情並非想他所計畫的一般進行













Angier 自始至終都沒有料到原來 Borden 是雙胞胎
他從不認為 Borden 會用如此「簡單」的手法來變「移形換影」這樣的把戲
Cutter 早就跟他說過這是唯一的辦法
可是 Angier 就是不信
因為他認為這太過簡單
這點失算也讓他最後成為了輸家
然而這個手法真的很簡單嗎?
其實就像是 Borden 說的
「Simple maybe, but not easy.」
(也許是很簡單,但不容易)
重點在於 Borden 會互換身分
你能想像與另外一個人共享一個身分的生活嗎?
那是多麼地困難
尤其是你們所愛的人不同的時候
各位或許還記得
Borden 在最後要被吊死時
有跟 Fallon 說
「I'm sorry. I'm sorry for a lot of things. I'm sorry about Sarah. I didn't mean to hurt her.」
(我很抱歉,對很多事情都是。我對不起 Sarah (沙拉),我不是故意要傷害她)
因為 Sarah 其實是此時扮演著 Fallon 的哥哥的老婆
而此時扮演著 Borden 的弟弟愛的是 Olivia (奧莉薇亞,Borden 的助手)




















在稍早的時候
當哥哥還是扮演著 Borden 的時候
他就有跟 Fallon 說
「Sarah 知道了。她知道事情有點不對勁。希望你可以盡力幫我說服她我愛她。」
可是愛情有這麼容易欺騙嗎?
弟弟在扮演著 Borden 時與 Sarah 的爭吵越來越兇
尤其是因為 Sarah 可以分辨出 Borden 今天是否真心愛她
這讓他們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糟糕
在他們最後一次激烈的爭吵
Sarah 要 Borden 對她誠實
「你愛不愛我?」
Borden(弟弟) 回了「不,今天不愛。我不愛妳」
這壓倒了 Sarah 的最後一根稻草










導致 Sarah 最後上吊自殺
這時我們發現到他們在爭吵時
其實 Fallon(哥哥) 一直都在旁邊









可是他只是靜靜地聽著他們吵
把 Borden 的女兒抱開而已
他大可進去把一切說開
讓 Sarah 知道自己其實有多麼愛她
可是他並沒有這麼做
因為他為了魔術做了「完全的犧牲」
他們兄弟倆各自擁有一半的生活
對他們來說足夠了
然而對「她們」來說並不夠

而關於這所謂的「犧牲」
也就是為什麼我比較支持 Borden 的原因
因為 Angier 從頭到尾沒有做過任何的犧牲
他是失去過老婆
可是他並沒有「自我犧牲」過
怎麼說呢?
他的魔術手法一向都是靠別人或一些外在事物
沒有任何一項是靠著犧牲自己的某些部份來完成
甚至連「全新移形換影術」都是偷來的
而最後靠著 Tesla 做出的「魔術」
其實他犧牲的也都不是自己










Angier 也許認為自己每次走進機器上即將溺死的那種勇氣就是「自我犧牲」
可是其實一點也不
因為不管如何
活下來的 Angier 永遠不知道什麼叫做「溺死」的感覺
換句話說
他沒有犧牲到自己
而是犧牲到別人 (舊的自己)
他一廂情願地以為溺死是很好的死法
因為 Cutter 曾經告訴過他溺死就像是回家一樣
所以他用這個方法殺死了很多個自己 (也可以說是殺死很多人)
也利用這點害死了 Borden
因為他太沉迷
一心一意只想著要復仇
我們甚至在他第一次使用複製機器時
就可以發現 Angier 的內心早就已經不再害怕把鮮血沾滿自己的雙手
他帶著一把槍進到機器
看到分身時
馬上就開槍把他打死

最後他的本意早就已經不是出於當初老婆的死
而是對於 Borden 這人的恨意以及想要證明自己比較高竿的野心而已
這讓 Cutter 無法接受
最後反過來幫助 Borden 來反將 Angier 一軍
因為 Angier 太過頭了
他為了自己的私心而想要拆散 Borden 的家庭讓 Cutter 決定背棄他
最後 Cutter 也跟他說了實話
「我曾經說過溺死像回家一樣,那時我說謊。其實那痛苦至極。」
藉此他暗示了 Angier 在他眼裡已經變成了殘暴無比的人
與他一開始認識的那位甚至連鴿子都不願意傷害的 Angier 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同時 Borden 的女兒需要真正的父親
因此就在最後
Cutter 決定把她的爸爸給「變了回來」

















對我而言
這實在是最好的結局了



而我另外想說的是
真部電影最厲害的地方就在於 Borden 及 Fallon 這兩個角色上面
其實有好幾次都有拍出 Fallon 的臉部特寫
但我們從未想過他竟然就是 Borden
所以一直沒有發現到他真實的身分
就像是 Borden 說的一樣
「Are you watching closely?」
(你有在仔細看嗎?)
這就是我覺得這部電影最精彩
也最值得再看一次的地方
在知道結局前跟知道結局後兩次的觀賞心得
絕對會完全不同
若是您已經看過一次
建議您可以再去看第二次
絕對會發現許多新的東西!



最後感謝您的閱讀
我們下次見!

2014年4月16日 星期三

The Dark Knight - 黑暗騎士 (2008)

各位親朋好友大家好
這是本人首次使用網誌與人分享自己的電影感想
還請各位不吝賜教

----------------簡短分隔線----------------



在此借用空間與各位分享我看完電影後的創作 >///<

以下我會先在沒有劇透的情況下
與各位分享一下我對黑暗騎士這部電影的看法

我對這部電影的愛已經超越了一般人所能理解的程度
每次有人聽到我看了它20次時
總是投射出難以置信、覺得我瘋了的眼神
且先聽我娓娓道來

首先我覺得這部電影真的很精彩
而且它有很多哲理
以及非常多地方都有互相呼應

再者
我覺得它為此世代的英雄電影開創了一個新格局
以往的英雄電影的形式其實相較之下比較簡單
格式通常都是:
1. 介紹他如何成為英雄
2. 英雄遇到壞人
3. 英雄打敗壞人
結束

其實這就是一個很制式但又沒什麼可以挑剔的流程
可是黑暗騎士三部曲卻做到了更多
它對於劇情上的安排、角色的刻畫
都非常非常用心
而且這部電影有非常深的一層「黑暗感」以及「真實感」
這兩個也是在黑暗騎士之後許多英雄電影爭相加入的元素

另外
這部電影
有一個最大的亮點
那就是 Heath Ledger (希斯萊傑) 所扮演的小丑
一句「演得真好」實在不足以道盡 Heath 對於這個角色的揣摩
尤其是演這種已經被演過的角色時真的就有如一把雙面刃
好處是你有許多前人的演出可以參考
壞處是你很難跳脫該角色既有的形象
更別說 Mark Hamill 在動畫中的配音已經可以說是小丑的「笑聲」的代名詞
而 Jack Nicholson (傑克尼克遜) 在舊系列的小丑演出也是令人著迷
何況在一開始宣布 Heath 將會演出此角時
世界各地批評的風浪之大實在難以想像

但他實實在在地翻轉了所有人對於「The Joker」的想法
他不像是以前那種會令人發笑、迷上的瘋子
而是一種全新的、會令人從心裡發寒又難以捉摸的「混亂」
在看過了黑暗騎士之後
當人們說出「The Joker」這個詞的時候
腦海裡第一個浮現出來的已經不是原本漫畫中的那位角色
而是 Heath 在這部電影裡面演出的這一位 Joker
他確確實實創造了一個經典
這無庸置疑

Rest in peace, Heath Ledger



我之所以可以看那麼多次還願意再多看幾次
就是因為我可以感受到裡面其中的一些情感
而且有幾個片段我每次看到都仍然很感動
至於是哪些片段
我就不再贅述了

最後
我相信20這個數字在未來還一定會再增加
哈哈~

----------------再次來個有雷分隔線----------------

關於「呼應」這一點
首先黑暗騎士的結尾跟前一集 Batman Begins (蝙蝠俠:開戰時刻) 的結尾就有呼應
在 Batman Begins 的結尾
Gordon(戈登,也就是後來的局長) 有跟 Batman 說
「我從沒跟你說過謝謝」
Batman 回他
「你也沒有必要謝我」
然後就飛走,開始了磅礡的音樂

而在黑暗騎士的結尾
Gordon 在最後跑下去找 Batman 跟 Harvey 屍體的時候,第一句話就說
「謝謝」
Batman 回他
「你不必謝我」
Gordon 就說
「不,我真的要感謝你」

而在第三集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 (The Dark Knight Rises) 接近片尾的部分
 Blake (布雷克警探,也就是後來的羅賓) 也有跟 Batman 說
「謝謝」
Batman 回他
「你不用謝我」
Blake 則回
「怕之後沒機會謝你了」
光是這點就讓我覺得導演真的非常細心



還有在電影開頭的時候
Gordon 問 Batman
「小丑 (Joker) 怎麼辦?」
Batman 回他
「先對付一個人還是整個黑道?小丑可以等」
接著就把許多黑道成員抓到法庭控告
結果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黑道就找上 Joker,Joker 開始殺人
Batman 此時才覺得這次黑道太過份了
但 Alfred (阿福) 就說了一句重點
「No, you crossed the line first, sir. (不,是你先太過份了)」
至於 Batman 為何會那麼急著把黑道剷除
其實追根究柢起來就是因為面具底下的人是 Bruce Wayne
Bruce 一心只想著把 Gotham(高譚市) 給導回正軌
如此一來他才能跟他心愛的青梅竹馬 Rachel 在一起
這樣的決定導致黑道狗急跳牆找上他們自己、甚至連 Batman 都不了解的 Joker 來幫忙
結果就是要付出慘烈的代價
因為 Batman 太過天真,他以為所有的罪犯想要的無非就是錢
但他這次錯了
Joker 就像是 Alfred 曾經遇過的搶匪一樣
搶走了寶石結果隨手就把它丟了
最後躲到山上去
「Some men just want to watch the world burn. (有些人只想看到世界陷入混亂)」
Joker 還曾經一度讓 Bruce 因為自己心智的懦弱而想要脫下面具自首
稍早的時候 Bruce 有說
「蝙蝠俠沒有弱點」
但 Alfred 跟他說
「可是你有」
後來遇到了 Joker
他說如果 Batman 一天不脫下面具,就會有人死
這導致了群眾的不滿
此時 Bruce 發現到了自己的弱點原來就是「無法忍受被眾人唾棄」
因而想要自首
然而卻在 Harvey Dent (哈維丹特,也就是後來的 Two-Face 雙面人) 的正義感驅使的行為之下沒能成功自首
卻也間接的導致最後 Harvey 變成雙面人的事實
Batman 後來問了 Alfred 當初是怎麼抓到那個搶匪的
答案就是
「我們把整座森林放火燒了」
用了卑劣、甚至不符合道德的方式才制伏了非法之徒
這點也導致最後 Batman 用了不道德的方式監控整座城市才找到 Joker 的手段發生
此時我們會想
「若是」Batman 一開始就決定先對付小丑
後面這一切還會發生嗎?
或許不會
因為他太迫切想跟 Rachel 在一起而引發的一連串因果
證明了 Batman 雖然是個英雄,但他終究其實也只是 Bruce Wayne
同時這也讓我能夠與這個角色有所聯繫
他不像是以往的英雄形象那麼遙不可及
反而彷彿是個有可能出現在你我身旁的凡人而已



另外,Bruce 終究深愛著 Rachel
一心想要擺脫 Batman 的身分跟 Rachel 在一起
但是 Rachel 後來還是做了決定想要跟 Harvey 在一起
並寫了一封自白信想要給 Bruce
希望他如果對 Rachel 失去信念,也不要對人們失去信念
但後來還來不及讀到那封信 Rachel 就被炸死了,Bruce 非常非常難過
對 Alfred 說不能讓 Harvey 知道 Rachel 原本想要跟 Bruce 在一起 (其實是錯的)
這時 Alfred 也非常貼心地把 Rachel 要給 Bruce 的信給收起來
當 Bruce 問道
「那封信是什麼?」的時候
Alfred 只說了
「改天再看吧」
因為此時 Rachel 最後的決定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只在於 Bruce 能否保有原來的信念
繼續戴上 Batman 的面具來守護 Gotham
因為在 Rachel 被炸死的同時
Harvey 也被炸傷成為 Two-Face
最後的希望只剩 Batman 這個英雄象徵了



而在之前 Bruce 與 Harvey 在餐廳第一次相遇時的一番對話
相信看過電影的各位也都記憶猶新
「You either die a hero, or you live long enough to see yourself become the villain. (你如果不是作個英雄死去,就只能當個壞人活著)」
也就是因為這句話打動了 Bruce
讓他更迫切想要脫下 Batman 的面具
把這份沉重的責任轉交給別人
如此一來也才能夠與 Rachel 在一起
而後來 Bruce 就決定幫 Harvey 辦籌募派對
在派對開始時
他指著 Harvey 說
"Look at this face. This is the face of Gotham's bright future. (看看這張臉,這張臉就是高譚市未來的希望)"
但最後猜怎麼著?
Harvey 就被 Joker 弄成了 Two-Face
在 Harvey 成為 Two-Face 的前一刻,Rachel 也對 Harvey 表明心意
所以 Harvey 才會那麼心碎
並在最後說
「那為什麼只有我失去一切?」
然而 Batman 也以為 Rachel 會跟自己在一起,聽到這句話的時候面露哀傷,遲疑一下說
「不是只有你」
此時流露出的哀傷卻又要故作堅強
以及那份不想讓 Harvey 崩潰卻事實根本相反的貼心
實在讓我替這個角色感到悲戚
光是一句台詞
就讓我體會到了 Batman 這個角色失去了 Rachel 卻又無處哭訴的傷痛
Joker 把最高尚的白色騎士醜化成如此的角色
最後 Two-Face 在殺了幾個人之後也不幸過世
躺在地上的他顯露出那面醜陋、潰爛的臉
但這時 Batman 把他的臉轉回正常、帥氣的那一面
然後表示自己可以扛下殺人的罪名
因為這樣才不會讓 Gotham 的人民失去希望
才不會讓自己與 Harvey、Gordon 曾經共同努力過的一切都白費
在這個時候
我們也發現 Bruce 真正戰勝了自己的「弱點」
他為了自己的城市
選擇了被眾人唾棄
他選擇讓 Harvey 當個英雄死去
自己則是當個壞人活著
他說道
「因為有時候... 真相不夠好。有時候人們應該得到更多。有時候信念值得被回報」
此時鏡頭就切到 Alfred 把 Rachel 的信燒掉的畫面
Batman 上述的那一段話,不只是在說人們對 Harvey 的期望,其實也是在說他自己
然後接著就是 Gordon 說的那一段話
「因為他是高譚市應有的英雄,只是我們現在不需要他, 所以我們必須追捕他。
因為他能承受。因為他不是英雄。他是個沉默的守衛, 隨時戒備的保護者,
他是黑暗騎士」
緊接著磅礡的音樂配上螢幕的「The Dark Knight」三個大字
這個結尾是我覺得整部電影最棒、最經典的地方
而若是把目光拉遠到整個三部曲來看的話
還有一個很棒的地方
那就是最後的結尾
「Harvey 是當個壞蛋死去,而 Bruce 則是當一個英雄活著!」



另外我覺得這部電影的中文翻譯其實有非常多問題
例如 Joker 跟 Two-Face 在醫院對話時
有一句台詞「And you know the thing about chaos? It's fair.」
其中的「fair (公平)」被當成「fear (恐懼)」來翻
因此被誤譯成「你知道是什麼東西造成混亂嗎?是恐懼」
其實真正的意思是「你知道混亂有什麼好的嗎?那就是它很公平」

除此之外有些地方其實也不是翻譯得非常好
像是 Joker 開卡車追 Harvey 那邊,Batman 騎蝙蝠機車從小巷出來時
Joker 說了一句
「Now there's a Batman.」
字幕翻譯「蝙蝠俠來了」
但這邊 Joker 故意用「a Batman」而不是「the Batman」其實有點反諷味道
意思應該比較接近「又來了一個蝙蝠俠 (因為當時 Harvey 向大家說自己是 Batman)」

還有像是 Batman 在審問 Joker 那段
有一幕 Batman 非常生氣把 Joker 壓到牆上去
其他警察都非常擔心地看著 Gordon,然後他說
「He's in control.」
字幕翻譯「一切在他掌握之中」
其實應該是「他不會失控 (指 Batman)」

而在 Joker 在被審問時透漏自己也抓了 Rachel,並說
"The way you threw yourself after her."
字幕翻譯「你們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其實應該是指當初在募款派對時 Batman 為了救 Rachel 毫不猶豫跳下去救她的樣子
所以應該是「看你捨身飛撲去救她的模樣」

最後還有個地方 Bruce 開跑車去擋廂型車救 Reese 之後
Gordon 說他很勇敢
Bruce 說「Trying to catch the light?」
字幕翻譯是「加速搶黃燈很勇敢?」
其實應該是「加速搶綠燈」
因為當時才剛變綠燈才對啊 XD



因此我個人是覺得看電影時不要太依賴字幕
若是自己的英文有一定的程度
請努力嘗試去靠自己的聽力來看電影
因為有時候就算翻譯沒有錯誤
但有些味道就是翻譯沒辦法翻出來的
更何況還有可能會有翻錯的情況發生呢?
其實不瞞各位說
我自己的英文就是靠「看電影」、「玩遊戲」、「聽音樂」學習的
在此與各位分享這種從樂趣中、生活中學習英文的方法
如果你跟我一樣很愛看電影或有其他可以接觸英文的興趣
請一定要嘗試啊!



另外對於 Heath Ledger 為何會接演 Joker 這個角色其實也是有一段故事
他當初其實也曾經是 Bruce Wayne 的人選之一
可是他婉拒了
理由是他不想要參演漫畫改編的電影
然而在他看了第一集之後
他改變了主意
因為他在導演與這個系列作上看到了與過往不同的元素
所以才想參與其中
並且為了接演這個角色
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把自己關在一個房間裡面每天讀著漫畫
去揣摩自己心中的「小丑」究竟為何樣
他的敬業精神實在令我佩服

而演 Alfred 的演員 Michael Caine (米高肯恩) 本身也有表示
Heath 演出的小丑非常棒
他給人的是一種全新的感受
相信大家一定會喜歡
事實也證明他是對的
而且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大家還記得 The Joker 去 Bruce 替 Harvey 辦的那個派對嗎?
一開始 The Joker 從電梯走出來
說道「We made it. (趕上了)」並對空開了一槍的時候
那時 Alfred 其實是有台詞的
但那是他第一次看到 Heath 上小丑妝
當下是真的嚇到忘詞
而 Heath 的臨場反應也很快
可以看得出他有停頓一下
但馬上就繼續演下去
後來導演也覺得這效果似乎更好
所以此鏡頭就沿用了下去



p.s. 可能會有人覺得這篇文章的部分內容非常眼熟
其實是因為我之前有在 PTT movie板 發過類似的文章
但是這次加了很多內容進來
所以請不要誤會是抄襲唷 XD

作者: machine139 (Nick) 看板: movie
標題: Re: [請益] 請問黑暗騎士好看在哪裡 ?
時間: Tue Mar 13 18:17:52 2012

↑之前這篇就是我發的啦~
嘿嘿



在此也與各位分享一點英文小知識

1. 「過份」的說法是「cross the line」
就如同我們中文所說的底線一般,你跨過底線就等同於太過份的意思

2. see、look、watch 都是「看」,但到底差在哪裡?
see 簡單來說是不經意地看,所以我們張著眼睛時就是一直在 see
look 則是「有意識」地看,所以才要搭配介係詞 at 來使用
表示你看的是哪個人事物
watch 的話就很簡單了,基本上就如同我們中文的「觀賞」意思差不多

3. a 跟 the 兩個冠詞的用法
我們都知道 a 沒有特指,而 the 則是特指
但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講白一點
所謂特指就是指「說話者」與「聽話者」都知道的人事物
像是電影中人人都知道的英雄 Batman 每當被提到時都應該是 the Batman
但是在 Joker 故意稱之為「a Batman」當下的狀況
照 Harvey 自己的說法,他自己才應該是「the Batman」
然而他在被移監時 Batman 卻又出現了
所以 Joker 說「a Batman」有一種 Batman 其實不是只有一個
而是有好多個,在他眼前的只是「其中一個」而已的意思



最後感謝各位花時間閱讀我的網誌
希望各位也能夠跟我分享對於這部電影的任何感覺喔~
拜拜!